新一代文化宣教、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土生土長華人子女的成長與成熟(二) – 「活現和諧家庭」系列

 

上期文章提到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模範女兒Yanzie,如何面對父母的期望、美籍華裔的身份認同,以及高中生涯的挑戰。在訪問的第二部分,Yanzie將繼續談及她入讀大學之後的轉變,與父母關係的轉化,信仰如何幫助她成長與面對困難。最後寄語年輕人和父母如何互相體諒,建立和諧溫暖的關係。

家長大多渴望能推動自己的孩子追求上進,Yanzie卻強調最終能推動子女的人就只有子女本人。有些年輕人進入大學前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有些卻在中學階段已經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志向。父母很多時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某一部分,卻看不到在學校或與朋友相處的時候,孩子們的能力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Yanzie提到自己就是最佳明證,從小是乖乖女的她,總希望能滿足父母的期望,一來因為覺得要回報父母,二來她有強烈的責任感,對身邊的需要,十分願意承擔。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路,在一所民權中心工作,幫助低收入的亞裔和非裔群體,與當初父母對她入讀醫學院的期望有很大落差。她回想自己與父母最大的爭吵,是在到訪波士頓之後不欲申請當地的名牌大學,父母對她非常失望,弄得互不理睬。最後父母放棄了爭辯,爸爸也終於想通。她覺得這正是她提到的自發動力,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時,就可以不顧一切去追尋:「我想要的,別人無法說服或把我改變!」這就是她當時面對自己前途的態度。

不過Yanzie覺得在大學第二年,她的反叛才真正開始。當時,她心裡充滿不安,對自己華裔的身份感到困惑,時常向父母提出質詢,但同時又渴望知道更多有關父母成長的背景。最終,父母對女兒的夢想妥協了,Yanzie也多了明白和體諒父母與自己的不同。現在她回想起那段日子,覺得實在很寶貴,彼此可以溝通和了解,心也拉近了。

在基督化家庭長大的她從小就跟父母上教會,但真心相信是在大學期間。當時她開始研經,信仰便慢慢影響她的生命。她覺得信仰是她人生最大的支柱,主耶穌是變幻中唯一永遠不變的,祂告訴她自己是誰,教曉她如何關懷體恤別人,如何常存忍耐,如何支援弱勢社群,甚至如何超越自己自身的環境。選科和職業跟主耶穌影響她的價值觀有著莫大的關係。

最後Yanzie寄語青少年的父母,子女的成功與否不是他們的責任,不要對自己太苛責。現實是父母能做的就只有接納和愛,鼓勵兒女追尋自己的夢想,偶爾製造機會和給予他們空間就已足夠。最重要是不去吝嗇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父母也是普通人,更能明白和體恤父母的限制。Yanzie也寄語年輕人一定要懂得父母的愛,他們並不是要阻撓孩子的生活,有時只是關心過度。她也鼓勵年輕人縱使很不願意,也盡量與父母溝通,其實這比想像中容易和愉快的。

從Yanzie身上,我們看到在一個外表幸福健康的家庭中長大的年輕人仍會面對不同的掙扎和挑戰,特別是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子女,更會在身份認同上遇到困擾。因著愛她的父母(縱使有限制)和信仰的支持,Yanzie終能在這些掙扎中成長和蛻變,。盼望父母愛孩子的同時,能學會放下,相信孩子,讓他們翱翔。

作者:葉陳婉華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你可能對以下產品有興趣:

活現和諧家庭系列: 最新影音產品 – 三代情深 MP4 研習套裝 (國語)

歡迎點擊「活現」影音籌款網頁訂購。

 

🌷支持活現事工:

(美國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

Copyright © 2023 Presence Quotient® 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