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文化宣教、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 「青少年抗壓 Part 2」 – 父母如何幫助青少年面對壓力 (國語)

    View More
  • 健康對話簡介_葉博士

    View More
  • 不可預測世界下的教育及生涯發展 – 「心連心:愛社區」系列

      自疫情爆發而來,年輕一代,不論在學業或就業上,都在經歷全球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必須靈活應變,彈性處理自己的期望、技能與生涯目標,去尋找定位。 有見及此,「活現新心行動」2021年11月舉辦了一次職業座談會,嘗試探索年輕人在生涯發展方面的應對。當中從事不同行業的五位成功專業人士一起探討教育與生涯發展的關係。有別於中國人傳統想法,認為讀書越多就越有成就,他們幾乎全部都認同雖然學歷對入職有其重要性,但工作經驗及技能更為關鍵!   實習與工作機會:保持彈性及容許在家/網路上班 2020年春、夏季,不少學生及畢業生在居家令下失去了寶貴的實體實習機會,但同時也有很多公司轉移到網路運作,開拓了新的工作形式和機會。 根據求職網站Indeed的最新報告,雇主也在調整應對網路或遠距工作機會的需求,這也是後疫情帶動的新就業趨勢,明顯目前更多工作和實習的機會,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了。   持續教育及專業技能增值 座談會中,一位網路商店的企劃經理指出:學習是不能停止的,畢業不代表已有足夠技能應付工作,很多技術性的知識隨時間會落伍,所以必須持續學習,爭取更多專業認證,長遠這可帶來美好的工作機會。   非傳統企業:對的心態、適應能力 及願意冒險的精神 座談會中另一位講員是經營婚紗設計及攝影專門店的創業者, 創業前她也做過不同工作,累積了一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她對夢想創業的年輕人建議﹕要存開放心態、保持正面,隨時準備迎接挑戰及學習新事物。 另外也有講者分享自己目前的老闆創立數百萬營業額的公司,沒有大學學位,卻掌握了正確的商業趨勢,擅長溝通和銷售,因此生意上非常成功。他鼓勵年輕人若有創業的夢想,就要跨出信心的一步、大膽嘗試。 根據美國商會有關後疫情商業趨勢的文章,電子商務、電子錢包和付款及寄送服務需求將持續增長。創業者也許不需要大學文憑或證書,除了經驗和技術,相信創意、對時代的觸覺和眼光也十分重要。   非傳統的IT路徑:高科技公司提供更多機會 一位LinkedIn 高級工程師也是會中的講員,指出企業有時用人,會為非傳統背景的人提供訓練,因他們相信只要有聰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出色的員工,所以他們有時敢於聘請素人,把他們訓練成 IT 專才。大機構如AirBnB,...

    View More
  • 父母與青少年子女溝通困難的六個原因(國語)

    每位父母都渴望與青少年兒女有良好順暢的溝通,卻常常事與願違、磕磕絆絆。為何與青少年溝通這麼困難呢?今期葉顏瑋茵博士總結了六個原因,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幫助父母們更多理解青少年兒女的發展需求、實現更健康優質的對話。 📺請訂閱《活現機構》YouTube頻道,追蹤最新影片資訊 [embed]https://youtu.be/Mv_wEeL7bDM[/embed]

    View More
  • 《行在水面上》書評 – 「心連心:愛家庭」系列

    編者按:ㄍ行在水面上》是我們活現RE:NEW青少年事工「同讀一本書」部落格所選的第一本書,挑戰父母和年輕人如彼得一樣,踏出信心的一步。不論長幼,不論職業或文化背景,神時時刻刻都呼召我們在生命中全然信靠祂。我們希望當家長和年輕人一起閱讀和討論思想問題時,能彼此挑戰和鼓勵,更勇於為基督而活。 書評:ㄍ行在水面上》作者:奥伯格 書評作者:Ed Lu 奥伯格(John Ortberg) 曾任美國加州門羅帕克 (Menlo Park)長老會主任牧師,他廣為大家熟悉的著作包括《耶穌如何改變世界》、《一場遊戲一場空?》和《十個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 奥伯格牧師藉着彼得在水面上走這奇蹟(太14:25-32),挑戰信徒學效彼得當時的勇氣,留心叫我們疑慮的因素,好讓我們能發現在耶穌基督裡的全然安穩。本書的英文書名直譯為《如果你想在水面上行走,就得踏出船身》,正好提醒基督徒當全心信靠基督。恐懼有時難免,但我們可以定睛於神的帶領,予以克服。要在水面上行走的人,必須學習等候主,小心翼翼踏出每一小步。在面對極大的風浪時,當我們明白能從中經歷神的大能,那份喜樂和釋放,實在令生命為之一振。而這一切都在於:彼得... 開始在水面上走。其實你也可以! 在你心裡,神是否已賜下一些恩賜和召命?你有否夢想能改變他人的生命?你曾否想過即使有巨石堵路,也有辦法衝破障礙?是甚麼阻擋你踏出船身、離開洞穴,跳出你的安樂窩,向那未被發現的潛能跨出第一步? 以我自己為例,19歲時從東南亞移民到這片「自由的土地」,我的生命要重新出發,其間不無動搖信心的風浪。我們可以選擇像摩西派去窺探應許之地的十個探子,灰心喪膽回來;還是像約書亞和迦勒,深信神比所看到的巨人更大、更有能力。踏出第一步,讓基督與你同行,讓原來的「我」,變成「我們」,因為主是信實的,必成全在你們心裏所動的善工(腓1:6)。 《行在水面上》是一本好書,對不同人生季節的讀者,都能為他們打氣,燃點熱情,再創高峰。當父母、教練、導師和他們的年輕人一起回應耶穌「踏出船身」的邀請時,精彩的探險旅程正迎著你們。 思想問題: 1. 我們如何從雅比斯的禱告(代上4:10) 學到尋求神的預備和供應, 好叫我們能更勇敢服事神?(第三章) 2....

    View More
  • 11.12.2022 活現(親子)網上分享 – 家長與青少年的健康對話


    講員: 葉顏瑋茵博士 日期: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時間: 上午10:00 - 中午12:00 (底特律 Detroit Time: 1pm-3pm) 教會: 底特律華人宣道會 語言: 英語 * 不對外開放  

    View More
  • 衝破跨代關係的屏障 – 「心連心:愛教會」系列

      每一代的人都生於和成長在不同的環境下,因此,屬於不同年代的人,在人生期望和態度上,是不一樣的。這些差異,在一個緊密的關係裡,如工作與家庭,都會帶來矛盾。如果再加上文化的差異,表達的不同,有時甚至會令關係受損。這些都是不難理解的事實,但要拆解,卻很需要同理心、智慧和技巧。 在「活現」服侍超過十年的日子裡,我見證到很多事工,離不開青少年的生命成長、也自然不能與跨代關係問題分割。這不是一個單打獨鬥可以解決的議題,因此結合教會事工和家長的力量,十分重要。近年「活現」推出的「健康對話」系列,也是以這結合的概念來幫助年輕人,讓中年的父母、年輕的青年事工導師、及正值成長的青少年子女,透過更多互相明白而改善溝通、彼此諒解而建立關係。從教會和用者的回饋,我們看見神在人生命中一點一滴的工作。以下是 Jenny 姊妹(奇諾市生命靈糧堂青少年事工負責人)有關這課程的分享﹕ 我們教會用了「健康對話」系列的兩個課程–給青年事工者和給家長的,大家都覺得課程很好很實用,總括來說,我們感受到幾方面的好處﹕ 1. 每一條視頻很短,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鐘,可隨自己的步伐來學習,沒有壓力。 2. 兼顧東西文化差異,讓大家明白各自不同的背景,鬆開了不少溝通的障礙。 3. 鼓勵互動﹕在這學習之後,一個可喜的現象是我們二十多歲的青年事工者很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是家長與青少年的橋樑,願意主動與家長聯繫和合作,結果發現效果比他們想像更好。家長也透過彼此分享運用溝通技巧的見        證,互相鼓勵,更能拿捏跨代相處的技巧。 與子女的對話中,曾經試過被誤解而鬧得不愉快嗎﹖對於孩子們的一些堅持、生活作息和花時間的模式,你會摸不著頭腦嗎﹖他們的話,曾使你傷心難過嗎﹖努力去愛,卻仍有阻隔﹖假如這些問題多少代表著你的心聲,其實你並不孤單,跨代間的溝通總會遇到不通的時刻,但不用灰心,只要擁有開放的心靈,願意聆聽、願意學習,總可找到關係建立甚至修補的契機,我們也深盼活現「健康對話」系列能帶來一點衝破跨代關係屏障的希望和啟發。   作者:馬王藹麗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View More
  • 6.26.2021 活現加拿大(親子)網上分享 – 當父母遇上愛打機的孩子 (如何與沉迷屏幕、打機的孩子同行) – 粵語

    活現加拿大(親子)網上分享 – 當父母遇上愛打機的孩子 (如何與沉迷屏幕、打機的孩子同行) - 粵語 講員: 葉顏瑋茵博士 日期: 6/26/2021 (星期六) 時間: 晚上 7:30 - 9:00 教會: 本立比宣道會 (溫哥華-加拿大) *粵語講座,...

    View More
  • 學習聆聽:父親和兒子一同閱讀的故事 -「心連心:愛家庭」系列

      曾否嘗試和你的青少年孩子一同閱讀?你是否發現孩子原來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甚至和你的大不相同?和孩子一同閱讀時,對於你和孩子的關係有甚麼俾益,或是經歷到甚麼挑戰? 程國儀牧師從兒子初中時就已和他一同閱讀,但彼此的關係建立其實更早已開始。起初程牧師留意到兒子下課回家,對他的提問只會簡短回應,但當兒子和媽媽相處時或就寢前,他會跟媽媽講述更多一天裡的事情。程牧師思考箇中原因,意識到自己應更多與兒子相處。程牧師記得成長中影響他最深的人,正是那些與他相處時間最多的,於是他決定要多花時間與兒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足球。 程牧師除了讓兒子參加本地一支足球隊外,自己在隊中也當上數年義工,藉着開車送兒子去練習和參加比賽的路上,他和兒子多了交談。他發現兒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單單跟從父親的見解,他留意到兒子在少年時期開始變得更獨立,對於不同議題、不同訊息,會嘗試分析,衡量好壞,歸結出自己的看法。儘管很多父母視之為反叛期,程牧師卻認為這是過渡到成年、學習自己做決定的必經階段,而父母在這階段更不宜說教。 程牧師知道兒子喜歡看書,就建議和兒子同讀一本書,然後在每星期六的早餐時間一起討論,每次一章。在這段時間,程牧師會盡量聆聽兒子的見解,也會在兒子不能認同作者的觀點時作出提問,並鼓勵兒子解釋他從作者那裡所學到的。 為了能間接教導兒子,程牧師在挑選讀物時,都會找自己能認同作者價值觀的書籍,那就避免了和兒子爭辯或産生磨擦。不過,他會鼓勵兒子與作者「辯論」,問他會怎樣與作者對話,甚至問他如果作者是他的老師或是權威人士時,他會怎樣應對。這些問題營造討論的氛圍,也讓程牧師有機會留意和聽取兒子的觀點。 此外,程牧師也特別注意不讓整個談話以爭拗作結。如果他不贊同兒子的觀點,他會簡單地說「這很有趣」、「讓我想想」或「就你的想法你會怎樣做?」在這種情況下,他鼓勵父母只要聽,不要急於回應,或因孩子所說的話過份緊張。父母只要保持鎮定,用些時間真正觀察孩子的行為,不難發現青年人很多時只是有一些想法,但不一定會付諸行動,尤其是如果他們和家人關係密切的話,大部分孩子一般都不會偏離父母的教導。 總而言之,程牧師認為和兒子一同讀書的最大好處,就是建立了彼此的友誼。兒子知道父親既不教條式也不使用強權,亦不會不可理喻,他也明白自己無論有甚麼想法,都可以和父親分享。程牧師希望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父母的能學習放手;不管孩子年紀多大,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如果父母願意稍為放手,學習聆聽,花些時間給予孩子一對一的關注,這可以幫助孩子成長、成熟,到他們長大成人時,將有足夠的準備作出明智的生活抉擇,也會願意和父母保持彼此尊重的關係。 作者: Elizabeth Hughes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你可能對以下系列感興趣: 從疫情和不同的社會、政治問題中,我們看見了社會和關係中的互不信任、分離甚至敵意。這是需要醫治和重新連結的時刻! 請按這裡了解更多關於「心連心:連結追求成長」系列。...

    View More
  • 父母心禱告系列 – 為青少年子女祈禱

    今日年輕一代,對人生擁有很不同的期望和價值觀,要面對世界、社會的要求和壓力,充滿挑戰。作父母的面對養育兒女,有時也感覺十分無力,這是活現開始父母心禱告事工的原因。 在這育養孩子的旅程中,讓我們仰望那位牧養我們一生直到天家的主,帶領我們擔負父母角色的人生 (創 48:15; 詩23; 啟7:15-17)。

    View More

Copyright © 2023 Presence Quotient® 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