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症問答 (四) : 抑鬱症治療 -「心連心:愛社區」系列
運動會讓情緒有所好轉,但是真的很不想動,處於抑鬱狀態的人都會很被動嗎?怎麼去克服? 不想動,對自己想做的事情失去興趣,這是抑鬱症最明顯的表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把不想做的事情分類,評估一下,不想做到什麼程度。然後,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從淺到深,從願意到不願意的事情,一步一步完成。在運動項目上,要因人而異,不一定是游泳、跑步等才是運動,其實走路也是運動方式之一。對於一些連起床都有困難的人,只要願意起床去洗臉、刷牙或喝水,就是進行運動的動作了。 在過往的經驗中,有些抑鬱症患者完全不願意動,我們會找寵物,比如貓、狗,來與他作伴,讓他不知不覺間跟著寵物活動。我們也可以從患者的喜好或興趣中找容易做得到的東西入手,比如對方喜歡聽音樂,便可以鼓勵他邊聽音樂邊擺動身體,讓他慢慢動起來。不要急著讓抑鬱患者做激烈運動,雖然運動對舒緩情緒很有幫助,但是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而定。 對輕度抑鬱患者,我們一般不建議馬上吃藥,而是先透過心理輔導加上一些社交、運動以及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聊天、看書之類等,以此慢慢克服不想活動或被動的症狀。 吃抑鬱藥會有副作用嗎?我是否會養成依賴藥物的習慣? 抗抑鬱的藥的種類主要有三種: 1)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 三環素類,2)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MAOI) 單胺氧化酵素抑製劑,3)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View More -
5.20 & 21, 2023 底特律華人宣道會: 退修會
A. 日期: 5.20.2023 時間 & 主題: 上午 9:30 - 中午 12:00 父母如何與青少年孩子健康對話? 下午 1:00 - 下午 3:30 預備青少年孩子進入成年期 下午 6:00...
View More -
書評:餐桌前的靈修 –「同讀一本書」系列
父母要和子女一起讀一本書,往往單是起步就叫人氣餒。 Nancy Guthrie 所寫的“One Year of Dinner Table Devotions & Discussion Starters: 365 Opportunities to Grow Closer to God...
View More -
抑鬱症問答 (三) : 抑鬱症與睡眠 -「心連心:愛社區」系列
當抑鬱症導致失眠時,有甚麼方法可以調整情緒、有效舒緩? 當人情緒低落時,會出現反覆思慮以至失眠的問題。要解決失眠問題,首先要留意和調整睡前的環境,例如睡房的光線不宜太強;床頭不要放置太多東西;房間應保持乾淨整潔等。其次,想睡的時候才上床,而不要在床上做跟睡覺無關的其他事情。假如躺在床上10-15分鐘仍然無法入睡,就起來做其他事情如看書,轉移注意力,看書累了就較容易入睡。如果發現腦裡有太多事情,造成壓力甚至焦慮,可以用寫的方式把事情記錄,讓自己心情平伏了再去睡覺。選擇有樹葉或植物等清新味道的枕頭來當抱枕,也有助放鬆。最後,睡前把燈光調暗,聽一些音樂,喝一杯牛奶,對改善睡眠都有幫助。 假如內心感覺緊張,影響睡眠,可以用一些方法,幫助自己放鬆。從頭到腳的肌肉,可透過先繃緊,數 “1234”,然後放鬆,來幫助身體各部份肌肉鬆弛,再配合深呼吸法,腹式呼吸,慢慢呼氣和吸氣,有助全人放鬆;數綿羊法,或倒數一百數字,“100.99.98 ……” 對一些人也有幫助,數到累就自然可以入睡了。此外,也可嘗試心靈圖畫法,躺在床上時,可以想像一個喜歡和讓自己舒適的地方,如海灘,感受當時的空氣、附近的環境等,從心裡面構建一幅圖畫,讓自己身處其中,感覺溫暖放鬆。 血清素與情緒息息相關,有助穩定情緒、使人感覺幸福。抗抑鬱藥物本身含有血清素,使用時目的在於舒緩情緒壓力。有些食物對改善睡眠也有幫助的。一般來說,牛奶含有絲氨酸,幫助推動血清素的化學離子,能促進睡眠;香蕉有維他命E6,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減少失眠和憂慮;綠色的蔬菜水果很有幫助,比如菠菜有葉酸,葉酸可以幫助精神舒緩,有助睡眠,對抑鬱症或早期癡呆都有一定的幫助;巧克力含有鈣、鎂、鉀、維他命B6,可以幫助人抵抗疲勞和抑鬱症狀,使人有愉快感;魚油和脂肪酸也幫助抗抑鬱,增加血清素;晚餐有適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麥麵包、五穀雜糧、饅頭、麵食、點心等,也會使人有飽足感。適量攝取以上食物可增加血清素,但不宜過量,特別在使用抗抑鬱藥時應請教醫生,以適當調整攝取量。 内容提供:葉顔瑋茵博士 *此文章内容節錄自《聽見》基督教有聲出版社與葉顏瑋茵博士的專訪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你可能對以下產品有興趣: 認知行為療法 -...
View More -
「靈性栽植的健康婚姻與親職 Part 1」(粵語)
View More -
3.17.2023 國際真愛家庭協會主辦:「長者的全人需要與關懷」課程系列 (國語) * 活動不對外開放
* 活動不對外開放 (課程錄影後, 大會將於「真愛家庭協會網站」上播放) 葉顏瑋茵博士為「長者的全人需要與關懷」課程系列講員之一
View More -
抑鬱症問答 (二) : 抑鬱症與人際關係 -「心連心:愛社區」系列
抑鬱患者心裡常存有恐懼,不喜歡跟外界交流,作爲家人或朋友該怎麼辦? 面對患者抑鬱的特殊情況,家人、朋友、鄰居、同事、社區的角色很重要,建議以接納體諒的心對抑鬱症患者進行鼓勵、關懷,並陪同患者一起跟外界接觸和交流。如果把抑鬱患者看成異類,對他不尊重或過度擔心,會使他反感,反而令他更加抽離。 給抑鬱患者一個空間也很重要,鼓勵他面對病情,好好照顧自己,並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一方面當視抑鬱患者為正常人來對待,另一方面卻要明白患者正處在心靈艱難和痛苦的階段,以溫柔、誠懇、尊重、平等的態度來與患者交談,慢慢化解關係中的冰冷,耐心聆聽,不要隨便對他的說話添油加醋,也不要以說教的方式來溝通。當患者願意分享的時候,是我們了解他心結的機會。跟抑鬱患者交談的重點不在教導,但也不一定要全部認同,而是要表達同理,也讓他有抒發和傾訴的機會。教導、勸解的話,比如「不要擔憂」、「不要想太多」之類的言語,會使得他們覺得不被了解,以至不願意繼續溝通。 假如抑鬱患者有比較奇怪的舉動行為,不要過分監視、談論和照顧,或以可憐或驚恐的眼神來對待,這會使患者對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建議以安靜、輕鬆、平常的心與患者相處,鼓勵他建立規律的生活,參加一些活動,多加陪伴,並在需要時就醫。 病發期和康復期的處理方法有點不同的,在抑鬱患者的病發期,可鼓勵他多做運動,調節情緒,讓他慢慢從低谷中走出來;在抑鬱患者康復期,則需要給予更多陪伴、鼓勵和幫助,盡可能讓他參與喜歡的活動,做適量的工作,對患者要有適當讚美,不要過分挑剔,讓他按步就班、慢慢提高工作效率。 當自己患上抑鬱症,應否告訴家人和周邊認識的人? 選擇分享與否,跟家人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如果家人不理解抑鬱患者,對精神病患也心存懼怕,這種情況最好先找能理解自己的朋友分享,然後有機會再透過醫生與家人溝通,幫助家人了解什麼是抑鬱症,並如何提供支持、幫助;如果家人的態度是支持和開放,就應盡早與家人分享,讓家人可以理解和支援,甚至陪伴抑鬱患者接受治療。如果周邊的人知道並接受你抑鬱的情況,可以敞開自己,分享自己的困難、掙扎,讓別人更多明白自己。在工作上嘗試向上司交代自己的情況,期望對方了解之後,可以支持和配合。可是有時候不一定能得到對方體諒和幫助,就只好簡單說明自己目前的限制。 在理想的情況下,能夠分享是最好的,若能得到別人更多的接納和支持,對走向康復之路,定必有積極的作用。 内容提供:葉顏瑋茵博士 *此文章内容節錄自《聽見》基督教有聲出版社與葉顏瑋茵博士的專訪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View More -
11.20.2022 主日講道: 恩慈與黑白的較量
經文: 約拿書 4: 1-11 這事 約拿 大大不悅,且甚發怒, 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 他施 去。 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着還好。」 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 於是 約拿 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裏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耶和華上帝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 約拿 ,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 約拿 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
View More -
9.24.2022 活現19週年慶 – 國語 & 英語
持續的疫情以及複雜的社會問題,使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離。 怎樣才能把我們重新連結起來? 誠意邀請您出席活現機構19週年慶,主題:認識「活現」獨特的文化宣教如何帶來社區的醫治與連結 ! 1) 粵語週年慶: 2022 年 9 月 10 日 (週六) 美西時間 下午 4:00 - 5:30 (香港時間: 9月11日...
View More -
心連心-連結追求成長與醫治
持續的疫情以及複雜的社會問題,使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離。 怎樣才能把我們重新連結起來? 誠意邀請您出席活現機構19週年慶,主題:認識「活現」獨特的文化宣教如何帶來社區的醫治與連結 ! 1) 粵語週年慶: 2022 年 9 月 10 日 (週六) 美西時間 下午 4:00 - 5:30 (香港時間:...
View More
Copyright © 2023 Presence Quotient® 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