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文化宣教、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 A2 父母與青少年的健康對話系列- 青少年工作者篇

    青少年工作者/牧師
    青少年/上大學子女的父母

    青少年篇 HDE-102WY 英語教授 + 中文字幕 + 中文學習手册 該課程包括可下載的學習指南,70+分鐘的視頻 (7個講座),討論問題,複習測驗,並在課程完成時提供結業證書。可使用於手機,PC和蘋果電腦。還提供網上教師協助服務,以幫助回答課程問題。 課程簡介: 介紹造成溝通困難的6個原因 提供父母方法加強與青少年子女的溝通 使用實例分析當今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並其可能造成的溝通衝突 澄清青少年和父母的角色和責任 可用為青少年親子教育教材 自主式課程進度, 24/7使用 *請先修A1課程。 現在訂購: 健康對話...

    View More
  • 學習模式對我們婚姻帶來的迴響 -「活現和諧家庭」系列

      今年初,我們專程從北加帶同四年級的女兒到訪活現,參與學習模式的測試。這測試有趣的地方是父母和孩子同時做同一份測試,出來的結果不但讓我們了解女兒學習的進路,也開了我們的眼界,意外地發現丈夫和我處理資料方法的不同,這個啟發無疑有助於改善夫妻間的溝通。 我們普遍知道學習模式主要可分為視覺、聽覺和動覺三方面。從測試中,確認了我是一個依賴聽覺的學習者,而丈夫則是個視覺學習者。這發現令自己突然好像矛塞頓開般,開始明白一直以來我們之間因這差異所產生的矛盾。 難怪我們會因為聽音樂時的聲量大小而吵過好幾次。我是一個對聲音敏感的人,偏愛安靜的環境,覺得這樣才可以專注;但音樂對以視覺學習的丈夫來說,並無多少影響。另一個例子是每當我們不同意對方的想法時,接下來的磨合,往往都產生不太愉快的經歷。當我表達自己的論點時,丈夫會以為我為了要贏而一直辯駁,甚至要把他推到無言的地步。作為一個聽覺帶動的人,我會以說話來表達和分析每一件事,但對我可憐的丈夫來說,這已實在令他受不了。他會寧願把道理寫下來,慢慢處理和分析。對此我就覺得過程太慢,認為事情該在天黑前解決才合乎聖經的教導。 視覺與聽覺學習模式的差異令我們的靈命旅程也有分別。聽道時我一般都不會抄筆記,因為我是從聽而學的。丈夫會因此覺得我沒有留心牧師的話,因我沒有把重點記下。慣用視覺學習的丈夫不論是聽道、開會,或每天的札記,他都一一寫下來。家裡到處都擺放了他的記事簿。過去我就曾批評他是個學習緩慢的人,這真是多大的誤會﹗ 現在我們曉得,學習模式的不同,是我們之間衝突的其中一個根源問題。我們會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一件事而給與對方多些恩典。過去,當丈夫教導女兒抄筆記的技巧時,我會毫不留情地說他的方法沒用、也浪費時間,可以想像這不經意的批評會帶來多少傷害,令丈夫感到不被尊重(特別在孩子面前),也給女兒們看見一個驕傲、自以為是的壞榜樣。今天,經過測試後的啟發,我對丈夫的做法再不會妄加判斷了。 學習模式不同的事實,也令我意識到在個人期望上需要調節。作為一個聽覺學習者,我很渴望聽到讚美和肯定的話,因此在五種愛的言語測試中(www.5lovelanguages.com),「肯定的話」得分最高。然而,明白到用言語去傳遞信息,並非丈夫的強項,我得接納自己內心情感的需要,不能單靠丈夫來滿足。我需要學習以上帝話語和祂的確據來填滿心中的所需。是的,有時難免遇到失望、孤單的時刻,而撒但最愛在我脆弱的時候攻擊我們的婚姻,我要選擇怎樣回應呢﹖一直讓自己陷在自憐的深淵中﹖還是仰望主和祂的應許﹖當然,在主面前發一點牢騷也是可以的,就像大衛王在詩篇裡所流露出來的情感與哀求,但最終大衛王總是讚美上帝的慈愛美善。我選擇要注目在丈夫其他的長處上,並深信在我成聖的旅程中,他是最適合我的良伴。 上帝為何要把兩個迥異的人放在一起、成為夫妻﹖ 是要教導我們謙卑、降服與饒恕。同時,這也開闊我們的眼光,豐富我們的人生。試想世上只存在一種學習模式,世界將變得多麼單調乏味,我們可能再也找不到藝術、音樂和運動。沒有滿有視覺觸角的攝影師丈夫,就沒有那麼多的照片來捕捉家庭的生活片段,把我們的回憶與故事留低。沒有丈夫的視覺元素來設計屋外園景和室內佈置,我們的家就沒有那麼多色彩了。我由衷的欣賞丈夫的才能,並為此感恩。從不同的學習模式,能夠看見和享受上帝美妙的創意,這是何等美好的福份﹗   作者:Felicia Fan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View More
  •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 -「活現和諧家庭」系列

      當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段日子我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建立父子的關係。有時看得太重,有時看得太輕。看得太重會執著,便多有苦惱而沒有喜樂,生命變成為沉重的包袱,失去了平衡;看得太輕就變得沒有承擔。兒子是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如何溝通是一個挑戰。很多時候會變成強烈溝通, 即「吵架」。 從失敗的經歷,我終於覺醒了,通過尋夢活動、積極聆聽,來和他建立關係、建立人生的方向和價值觀……。他喜歡飛機和攝影,很多時候我們在洛杉磯機場(LAX)附近一起度過幾個小時,等待A380的降落;有一次我們更足足待了16個小時,睡在街上等待歷史時刻的來臨,就是太空梭退役返回LAX;多次午夜在漆黑的山頂拍攝星空的照片;開車4小時,等待了8小時,見證歷史悠久的酒店,在爆炸和群眾的倒數聲中倒下來的畫面……。通過許多尋夢探險之旅,建立了我和他生命史上特有的里程碑,而獨特的經驗也培養了我們的關係和溝通。現在,我們不時聊天,都會提到這些難忘的回憶。我們學會: (兒子)奔跑在人生前半段最美的不是夢想,而是和你一起追夢的人; (父親)漫步在人生後半段最美的不是經歷,而是和你一起回憶的人。 給我兒子的信: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叫嚷著「我是無可指責的」 而是在低聲的說「我曾經迷失過」,回望是你在幫助我學習如何做一個父親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覺得比你高一等 而是了解我曾經蹣跚而行,你我都需要一位生命中的嚮導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顯露自己的強 而是在體會自己的軟弱,並禱告尋求繼續前行的力量   當我說我是你父親時,我並不是在吹噓我的成功 而是承認我曾失敗,並且感謝你接受我是誰  ...

    View More
  • 如何預防孩子網絡成癮 (下)– 「活現關心你」系列

      在本文的上半部分,我們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有關網絡成癮的問題,亦為家長提供了網絡成癮的徵狀和成因,使家長能評估自己或孩子有否網絡成癮。今天,在本文的下半部分,我們將看看網癮對身體的直接影響,並如何保護孩子,預防他們落入網絡成癮。   網癮對身體的直接影響 青少年通常不太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認為疾病與他們無關。然而,脊椎神經科醫生潘光明博士提醒我們,青少年如果長時間使用電腦,他們很快就會因為久坐不動而出現下列一些症狀: – 姿勢不良 – 頸部疼痛 – 背痛 – 肌肉無力 – 缺乏肌肉張力 – 缺乏骨骼強度 – 肢體協調能力欠佳 –...

    View More
  • 如何預防孩子網絡成癮 (上)– 「活現關心你」系列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網絡成癮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和居家令,導致我們越來越依賴科技。不論是父母或孩子都需借助屏幕和互聯網來完成不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上班、上課、與他人聯繋甚至打發時間。同時,電子產品日新月異 — iPhone, iPad- – 推陳出新,速度之快,令人眼花撩亂。大多數人,尤其是青少年,至少擁有其中一款、甚至多款電子產品。疫情下學校還沒有完全開放,學生們因此必須使用電腦來遙距學習。與此同時,在政府的「限聚令 」下,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和 TikTok 也成為人們的主要社交工具。當上網成爲大多數人的習慣和指定動作時,久而久之,上網很可能會成為一些人無法擺脫的心癮。   什麼是網癮? 心理學家Kimberly Young博士於1996年首次公開有關網絡成癮問題的研究報告。她把網癮界定為一種強迫性使用網絡的心理障礙。她更指出有關網癮的病理與病態賭徒的徵狀十分相似。網絡成癮者無法過正常的生活,對家庭、朋友、親密關係及工作環境造成極大的壓力。目前,DSM-5  (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 把網癮納入建議進行更多研究的範圍之內...

    View More
  • 發掘孩子天賦潛能 – 學習風格評估 @「活現潛能」

      「活現潛能」自從2013年成立以來,提供了不少專業評估諮詢服務,其中一項是對孩子和家長進行學習風格評估。我們從中體會到不少亞裔家長對子女的專長、個性的特質和學習風格不一定了解;加上代溝、文化差異和家長的教養方式等等問題,彼此在互動中容易產生張力、造成誤解和衝突。「活現潛能」旨在透過各項服務幫助家庭減低衝突來支持和鞏固家庭,並裝備父母,讓他們能用體諒和健康環境來培育子女成長。 盼望透過以下一個真實的家庭個案,讀者能對我們的評估和諮詢服務有進一步認識。   梅爾喬家庭(母親和她兩個子女)曾在「活現」接受有關「活現潛能」的學習風格和多種智商評估。透過個別和家庭諮詢,葉顏瑋茵博士幫助孩子們認識自己,增加自信,和更有效學習;同時亦協助梅太太更能觸摸孩子的脈膊,提高她對管教孩子的信心。 七歲的安琦麗嘉(二年級)與十一歲的安奇(六年級)是兄妹。他們需要很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學習環境。當安琦麗嘉需要一個很安靜的環境去幫助她集中學習時,安奇就喜歡用有音樂的環境或間歇小息去改善他的集中力。從這次面談,梅太太學會了孩子的需要有所不同,是由於他們的學習風格不一樣。 當安琦麗嘉被問及她對評估和諮詢服務的意見時,她回答說:「很有趣呢!因為有人可以幫我明白這些事,也讓我媽媽瞭解我應該怎樣去學習。」 哥哥安奇亦有類似的意見,告訴我們:「真有趣,我對自己有新的瞭解,這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 透過「活現潛能」的服務,這些孩子認識到他們都是滿有天賦的個體,都能按著自己最佳的環境去作最有效的學習。 梅太太過去一直以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瞭解十足。雖然她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很好,但因為經常讓哥哥安奇放著音樂學習,往往令到妹妹無法集中,讓她感覺媽媽不公平。這次服務之後,梅太太對兩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和偏好有更多的掌握,因而面對平日的管教,可說鬆了一口氣;這也使她可以更有效去支持和配合他們。 作者:活現編輯部 (本文經編輯部整理;原文載於《活現簡訊》2017年9月號)   請按這裏認識更多關於「活現潛能」的評估和諮詢服務。 活現是一個501(c)(3)非牟利機構,自2003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

    View More
  • 父母心禱告系列 (十) – 為自己和兒女從禱告而得的成長感恩

      詩 127:1-5 1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2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 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3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4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5 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根據詩人的話,我們再努力去經營自己的家,若沒有神的同在、幫助和保守,縱使勞勞碌碌,一切都是枉然的。相反,靠近神而蒙愛的,生命裡必滿有平安,不論順逆,都能安然睡覺。兒女是神賜的,原來就是屬於神的。作家長的有時會恨鐵不成鋼,兒女的態度、成就和表現,跟自己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時,不知不覺間會把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成敗掛勾,感覺痛苦。詩人提醒我們要放心放手把孩子交給神,好好讓神參與我們的家;也要把孩子如箭一般放出去,在我們主的保守帶領下,他們的生命自然可以茁壯成長、美麗綻放。   很感恩我們一群同心合意禱告的家長們,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除了為子女禱告,其實對自己作為家長也有很多體會和成長。讓我們在一年終結的時候,回望過去,數算主恩: 1. 上帝曾如何保護您和您的家;怎樣聽您的禱告?...

    View More
  • 父母心禱告系列 (九) – 為孩子滿心感恩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                                    ...

    View More
  • 父母心禱告系列 (八) – 為子女人生目標的追尋、委身和堅持禱告

      中秋已過,一年將盡。回望過去這一年,你覺得自己的目標或計劃有多少已經達成呢? 回顧人生,又有多少的夢想已經實現呢? 是否有一些目標仍在努力甚至掙扎中、而需要你去堅持的呢? 我們都明白,引導孩子委身過一個目標人生是一條很漫長的路。父母得從自己開始,學習安靜,聆聽上帝的呼召,留心自己內心的渴求,願意為該走的路付代價;然後帶領孩子認識神的主權、曉得從永恒的角度看人生,不可或缺的更是常常為他們的生命禱告。最終,我們想看見的是: 孩子以神為生命的主,走神為他們安排的路。 今天,我邀請你停下來,為以下的事情禱告:   (一) 為自己作父母親禱告: 1. 尋求安靜中能聽到神的聲音和帶領 2. 求能看見神給孩子的恩賜,並學習成為孩子生命的導師 3. 求智慧和耐心來引導孩子完成大小目標,在艱難時懂得說鼓勵的話,與他們一起倚靠神 4. 能放心放手,讓神透過不同的際遇來塑造孩子的品格   (二)...

    View More
  • 父母心禱告系列 (七) – 為子女新學年、人生不同階段的適應禱告

      太 18:3-4  「…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所以,                                ...

    View More

Copyright © 2023 Presence Quotient® 活現